2003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我国内地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能源原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进一步紧张,消费物价水平较大幅度回升。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据有关机构初步测算,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速度为20.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为19.1%,狭义货币(M1)增长率为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增长43.0%。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生产资料销售在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2004年第一季度上涨23.8%。300种监测的生产资料中,热销的增加到112个,而滞销的减少为仅1个。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14.8%。其中,钢材固定资产投资在2003年增长速度接近100%的基础上,2004年第一季度增长107%,钢材价格上涨了42.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同比上涨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5%。从短期来看,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过热。
如果考虑到同比方法由于基数因素存在着在短期内缩小或放大问题严重程度的可能性,为了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和未来趋势,需要从长期趋势比较的角度来观察。目前来看,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几个主要指标可以说基本上都处于1990-200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略左右。2004年第一季度,引人关注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也低于平均水平。贷款增长虽然略高于平均水平,但需要考虑近年来股市低迷、债券市场有限、直接融资比例下降的背景。消费物价指数(CPI)虽然同比上升比较快,但与1990-2002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则可以说还是比较温和中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虽然略高于1990-2002年的平均水平,但如果考虑到15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机制方面发生的变化,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也已有所提高的基本背景,需要从变化的角度来认识。
观察1990-2002年GDP增长率的变化规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形,分别对应的GDP增长率区间为6-8%、9-11%和12-14%。1992-1994年受经济过热的驱动,基本上是在高位增长区间运行。1995-1997年实施软着陆以来,基本上在中位增长区间运行。1998-2002年受前期紧缩惯性和东亚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基本上是在低位增长区间运行。
应该说,长期处于低位增长格局运行的情况是不太正常的,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机制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形成了改制中的国有及国有控持股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等三个具有体制、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板块的有力支撑,经济潜在增长水平也已有所提高,我国有条件、有基础出现比较高的经济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略高于一个时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是完全可能并正常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出现的局部“过热”并不属于真正的典型意义上的总体经济过热,而只是经济增长从低位增长格局向中位增长格局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失衡现象。
在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中,明显偏离平均水平的是投资增长。1990-2002年投资增长率平均为20.18%,而2004年第一季度投资增长了43%,为平均水平的2倍。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专家主要依据的也基本是投资状况。客观认识当前的投资增长状况,同样需要看到长期趋势。我国“六五”时期投资平均增长19.4%,“七五”时期投资平均增长16.5%,“八五”时期投资平均增长36.9%,而“九五”时期投资平均增长只有11.2%,仅为1990-2002年平均水平的一半。由于整个“九五”时期投资偏低,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启动民间投资的政策,也正是因为“九五”时期投资偏低,在同期比较的统计方法下从技术上放大了目前投资增长的真实程度。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投资增长带有一定的恢复性质,2004年第一季度的投资增长速度虽然接近于1992年的水平,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宏观调控,从中长期来看不可能持续下去并造成总量意义上的过热。
当前以投资增长过快而持中国经济过热观点的主要是一些美资背景或设在美国的金融机构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员大都习惯于美国经济增长和设备投资只有一位数的长期现实,可能也不太了解日本1960-1970年代经济倍增计划时期近20年GDP保持10%的高速增长,以及设备投资成100%增长的历史事实。加上由于职业习惯,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往往倾向于把问题看的充分一些,以便在突变情况下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并人为地制造市场行情,这一点在对去年的“非典”和今年的禽流感的经济影响的分析报告中已经得以表现。因此,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如同这些研究人员所言的有没有或会不会过热,而是看制约当前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可否在短期内得以解决。
从当前出现的一些变化来看,可以说经济增长从低位增长格局向中位增长格局转换的过程正在进行之中,并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之内完成。一些领先性的指标,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趋势已经放缓,钢材价格已经开始回落,建筑材料价格开始走低,板材价格趋于稳定,供给与需求已经在新的价格水平上基本趋于均衡。建设中的电厂将相继在6个月左右投入生产,电力紧张的格局有望得到明显缓解。由于电厂的投产必然带动煤炭的需求增加,因此,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炭。总体来看,煤炭问题不在生产而在于运输。有专家估计,由于限载因素致使煤炭价格上升大约3-4倍。估计在安全有所保障的情况下,限载问题可能将有所松动。加上运输方面的合理调配,煤炭供应问题将有所缓解。价格方面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和空间也比较有限。也就是说瓶颈因素正在缓解之中,不大可能出现新的进一步紧张因素,因此,只要政策操作松紧得当,经济形成全面过热的可能不大。
由于翘尾巴和新涨价因素的双重影响,有专家预计今年的物价上涨幅度将有可能超过年初的预期调控目标3%。所以,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是否会出现全面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判断,而在于如何客观地认识年初3%的物价预期调控目标。如果把3%作为一个硬性的目标去操作,那么必然要进一步增加调控力度,有可能使近年来不懈努力来之不易的从低位增长格局向高位增长格局的转换夭折。如果不作为硬性指标来执行,则需要对于公众有一个理性的解释。事实上,3%的物价上涨幅度只是一个预测性的东西,既不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也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因此,并不是硬性约束。就货币政策和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在物价方面的目标而言,一般发达国家基本上是CPI在1-3%之间,美国为2-4%。我国作为发展中和转轨中国家,存在一定的自然物价上涨率或自然通货膨胀率,正常的物价变化区间应该设定在2-4%甚至2-5%之间。也就是说,即使超过3%的物价上涨也是正常并可以承受的。在我国现阶段就业状况极不乐观,增加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保持比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显然是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当前需要的是对政策目标进行新的权衡和排序,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物价水平的重要性之间进行选择,或许已经到了从经济增长和低物价优先向经济增长和就业优先、物价基本稳定目标过渡的时候了。
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存在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内外部重大冲击的可能,影响当前以及今后几年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不仅是国内的投资、消费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启动等纯粹内部经济因素和进出口、外商投资及其他国际因素,一些现在还没有纳入我们的政策视野和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重大不确定事件及其进展也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关于宏观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抬头的预期,大部分是建立在对历史趋势认识和展望基础上的适应性预期。从未来发展因素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影响的角度来看,单有适应性预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形势不仅要受适应性预期的影响,更要受到“理性”预期的影响。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化可能取决于历史轨迹的推动和未来趋势的引导两个方面因素的对比。因此,至少在2004-2008年的时间区间内,把一些目前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纳入分析,加强对未来重大不确定性事件及其影响的理性预期是十分必要的。考虑到未来3-5年存在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与发展滑坡或封顶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不但不大可能出现经济全面和较长时间的过热,反而有可能导致从目前的中位增长格局向低位增长格局复归的压力和可能。
在此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决策需要权衡和选择的,不仅包括对政策目标进行新的权衡和排序,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短期可能的暂时偏热和中长期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紧缩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问题不仅仅是有没有或会不会全面过热,而是在未来不确定性前瞻性考虑下需要当前有什么样的增长格局。或许,在可承受的情况下,目前出现的短期失衡甚至过热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为将来的减速或滑坡提前进行储备和应对的客观需要。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