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税

十一五规划建议透出11大亮点确定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建国56年来,中国的五年计划从未像“十一五”这样如此吸引国内外关注。“
十一五”规划将以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等诸多亮点,确立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
政策取向。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于10月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
立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建议》内容看,与之前的十个五年计划
相比,“十一五”规划将体现出诸多亮点。

  一、社会公众首次广泛参与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间的“五年计划”,从来没有像“十一五”这样牵
动13亿中国人心,并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从来没有像如今中国政府高层如
此重视民众对于该规划建议的参与。

  2005年7月27日,洋洋8万言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
划意见建议书》出台,并上报国务院。该建议书的412万中国公众建言者来自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不少建
议将体现在“十一五”规划中。

  这份8万言的建议书源于此前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开问卷调查,即由中华环保
联合会,通过《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及中华环境公众信息
网发布的公众调查问卷,征集民众对“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中国青年报
社调中心承担此次公众调查的问卷回收及统计撰稿工作。

  据统计,参与调查的公众平均年龄为29.7岁,71.1%是男性,具有大专
以上学历者占67.6%。他们主要来自学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人武警和国
有企业。其中超过1/3的参与者是学生(包括25%的大学生和10.4%的中学
生),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8.2%。

  香港《文汇报》为此以《“十一五”规划纳412万人建言》为题,分析说这凸
显了该规划报告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出“科学性”。

  而早在两年前,专门负责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
委)曾公开发布消息,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十一五”规划的前期研究课题。这是新
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首次将未来发展规划以公开招标方式向社会咨询、征求和购买方案


  据了解,这次招标主要面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
织等;愿意参加投标的单位按照规定,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确定研究课题和重点,
填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申请书》;发改委专门组织成立了评审
小组,对投标单位的申请方案和研究力量进行评审,择优确定中标单位,并于200
3年11月30日前下达了项目中标通知书;后来,中标单位与发改委签订了项目协
议书,规定在2004年6月前完成研究报告初稿。

  一直以来,中国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多在中央、地方政府以及部委的研究机构中进
行。由于缺乏民间的参与,制定出的政策与法规有时难免未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而更多地是反映了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

  据悉,“十五”规划编制时,政府也曾向社会征求建议,但当时只是希望各界“
献计献策”,其性质与招标完全不同。对于这次招标,《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以《“
十一五”招标:到民间“买思想”》为题作过专题报道。

  公众和众多研究机构的广泛参与,不仅说明新的五年规划制定的过程拥有更加广
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编制的内容会更加科学,这本身就说明中国决策的民主性在不断
增强。发改委规划司司长杨伟民曾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已经使国
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体制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

  计划经济下,规划具有指令性,实现规划目标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市场经
济条件下,规划的性质、作用、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实现规划目标,也主要依靠企业
、消费者等市场主体的行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无疑大大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
性。

  二、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中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2002年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
体形成,随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以崭新的面貌赢得国
内外舆论的好评,并被海内外盛誉为“胡温新政”。

  新领导集体执政的着力点,是从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出发,所谓“穷
人经济学”,寻求整个社会发展的公平与和谐,树立了良好的“亲民政府”形象。

  新领导集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的执政风格,“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顺应了国际环境、时
代背景、中国国情和民心所向,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六合相应”。

  新领导集体上任的第二年即2003年,即开始着手启动制定“十一五规划”,
这在以往的五年规划中也是不多见的。应该说,“十一规划”是以“胡温新政”为核
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更为全面、集中和
完善的表达和展示。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坚持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
,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这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和谐社会是目标,科学发展是手段。“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
”,“科学地发展和谐社会是真正的硬道理”;不科学地发展难免不和谐,不和谐地
发展肯定不科学;发展不等于片面的数量、速度和规模的扩大和增长,“科学发展”
一方面是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追求“理性
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从“十一五”规划的内容看,科学发展观是其最重要的指导方针。它意味着,中
国要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
向更加依靠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发展。也就是说,不仅要既“多
”又“快”地增长,还要既“好”又“省”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4月10日到15日在广东非典疫情非常
严重的时期视察广东时首次提出的。当时,他鼓励广东要万众一心战胜非典,并提出
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当时的提法,是全面发展观,要求广东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可持
续发展、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胡锦涛同志在当时就全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
容。

  两个月之后,即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上,胡锦
涛同志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次日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报端上,并风行全国
。一年之后,当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讲话时,科学发展
观已成全党全国的共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7月25日和9月29日相继召开的两次会议强调,制定“
十一五”规划,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坚持
“六个必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首次由“计划”改为“规划”

  与过去十个“五年”明显不同的是,在名称上,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
成了“规划”。这几乎成为近期有关“十一五规划”报道的一个焦点。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博士辛鸣认为,虽一字之差,内涵却不尽相同,显示出党中
央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已有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计划”和“规划”:“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前
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显然,后者
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长远性。

  以“五年”为单位进行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模式,起源于前苏联。新中国成
立后,开始全面学习,自1952至1953年,多次派出包括周恩来总理率团的代
表团到苏联学习,在他们的帮助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自1953年起实施。

  “一五”计划主要是指令性的经济计划,事无巨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经济增长
指标,从工业总产值增长98.3%、手工业增长60.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
94个到具体的钢铁产量增加多少、煤炭产量增加多少等等。翻开以往的五年计划,
各类指标的具体程度超出现在很多人的想像。

  2003年9月18日,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十一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电视电
话会议上表示,“十一五”规划,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要抓住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
重大政策,不宜搞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改变以往无所不包、涉及领域过宽的状况;
强化指导和约束功能,增加制度创新内容;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制度、
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备案和评估制度。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要通过计划逐一配置重要资源,所以各项指标定得非常细。
但过去制定的<


阅读次数:2106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