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收之窗

深圳“营改增”纳税人税负普遍下降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  “营改增”影响几何 纳税人税负普遍下降,税改促进企业转型
    去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国税局开出第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试点就此启动。截至今年3月20日的统计,深圳共有9.58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实现改征增值税17.65亿元。 
    “营改增”是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圳的试点究竟试出什么?对企业经营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笔单子节省近2000元 
    位于福田区新闻路的某广告公司,去年纳入“营改增”试点。“变化在于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了现在的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差别,财务经理曾先生说,比如一家房地产企业,要支付10万元让我公司代理广告,公司支付给媒体5万用于广告发布,4万给其他公司用于广告制作。 
    按照过去的规定,广告代理的营业额,为广告代理业务减去支付的广告发布费用,我公司要按照5万元来缴纳营业税。营业税率是5%,那么我公司要交税2500元,媒体要交2500元,广告制作公司要交2000元。 
    但“营改增”之后,按照增值税6%税率来征税。表面上税率升高了,但实际上核算方式不同,只缴纳增值的那部分税,我公司最终交税为566元。这样,一笔单子就可节省1934元。“由于纳入税改试点的企业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税额抵扣,这就避免了重复征税。”曾先生说,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 
    该广告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算“一般纳税人”。而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税率就更低了,只有3%,而以前的营业税税率则是5%。因此,纳入试点的小微企业出现了整体减税的情况。 
    截至3月20日,据深圳市国税局统计,“营改增”试点运行5个月以来,全市“营改增”纳税人实现改征增值税17.65亿元。其中“小规模纳税人”7.78万户,比例占81.21%。 
    整体减税 个别行业增加 
    整体减税的利好消息频频传出。但物流行业却普遍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局面。 
    宝安区一家中型物流公司专营上海、沈阳、北京等地的公路运输业务,财务总经理刘先生说,以从深圳到上海运一次货来看,10000元的收入按照交通运输业规定的营业税3%的税率缴纳,要交300元,但改征增值税后,则按照11%的税率来,要缴纳991元。此外,在营业税和增值税基础上缴纳的5%交易附加税和7%城市建设税,也会因此多交83元。刘先生说,“这样算下来,税改之后,从深圳跑一趟上海,一辆货车就要多交774元。” 
    税负增加,一方面是税率提高了,一方面是没有可以抵扣的项目。他分析道,10000元的收入中,高速公路费占3000元,油费占3000元,修理费和保险费1000元左右,员工工资占2000元左右。这里面,占公司成本比例较大的高速公路费和员工工资都不能纳入抵扣。 
    “这里面就油费和修理费可以拿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消。”刘先生说,但由于车辆经过的城市,多不在税改试点范围。“能拿到500元的油费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已经很不错了。” 
    让刘先生困扰的还有,原先营业税各环节就是不统一的税率,在“营改增”后,税率依旧如此。按规定,“物流业运输类”(装卸、搬运等)的营业税税率为3%,仓储、配送归为服务类,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后,仍旧设置了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仓储、货代)两类,税率分别为11%和6%。“实际上,装卸、搬运、货代是互相关联的,但征税时非得要分开计税,给财务人员造成不小压力。”刘先生说,“每月的财务报表比以前多做五六页。” 
    物流行业在税改中所面对的问题,相比其他试点的省和市,对深圳的意义可能更重要。据了解,作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的物流行业占2011深圳GDP的比值突破10%,2012年上半年营业额占GDP的比重为8.8%。 
    刘先生说,从上海、北京等试点来看,交通运输业的税负都出现普遍上升的情况。他反问,“税改有促进企业转型的目的,难道政府不鼓励物流企业?可问题恰恰在于,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在倡导发展高端物流业!” 
    税改促进企业转型 
    针对部分行业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曾康华说,作为一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它也并非单纯的只减不增,而是有增有减,这就必然影响到纳税人之间税负的变动。 
    今年3月7日,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国税局、深圳市地税局联合发文,对那些在税改中税负增加的企业,进行财政扶持,月增加额在5000元及以上的试点企业,纳入到扶持对象的范围。 
    但是,政府扶持是过渡性的措施,深圳市专项资金的扶持也到明年12月底截止。曾康华说,这是政府为推动税改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作为一种结构性减税政策,它必然会发挥税收对产业政策调整的作用。” 
    深圳市首家开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腾邦集团,纳入试点运行几个月后,公司加快从物流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转型。腾邦集团旗下有物流、票务等分公司,涉及的业务包括货运、货物代理、仓储服务、信息服务、差旅管理等业务。腾邦集团董事顾勇说,由于货运率由3%提高到11%,加上抵扣业务较少,试点外省份和深圳的税率不一致,使得物流业务税负加重。“如果能获得政府资金补贴,整体评估后,税负将增加1.5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也在摸索解决方案,比如给运输服务业务做好盈亏平衡点测算,合理划分业务板块,此外还加强成本核算,特别是加强可抵扣进项收入的管理。 
    在“营改增”政策的指引下,公司在物联网和高端服务业尝到了不少甜头,该公司正不断向高新技术领域、高端服务业方向发展。顾勇举例说,公司以1000万元承接了红酒溯源系统的研发,公司拿出400万元委托一家专业研发机构完成。在“营改增”之前,按照5%的营业税率,公司应缴纳50万元的营业税。 
    但“营改增”之后,按照6%的增值税税率及其计算方式,公司实纳税额为33.96万元,节省了22.64万元。“虽然要征6% 的增值税,但因开发系统软件、购置硬件设备等可以抵扣,服务业板块实际税负低于3%。”顾勇说,从这一笔交易来看,公司要交多少税,研发机构要交多少税,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算出来,这就增加了税收的透明度。 
    顾勇说,“营改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长远来看,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增值税抵扣链条会逐渐完善,实际上是给了企业降低税负提供了条件,也推动企业升级,有利于新创业、新投资。 
    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增值税的抵扣机制从制度上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更有利的税制环境,也迫使企业改善财务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但部分行业出现的税负不减反增的局面,也期待着在新一轮税改中能享受更多的实惠。曾康华说,他相信在3至5年内,“营改增”将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阅读次数:421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