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自互联网
30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完成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建设;到今年底小额贷款公司放贷总量突破300亿元,实现担保总额1500亿元;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万名,对80家小微企业咨询诊断……
正在艰苦转型中的福建小微企业迎来了福音。记者日前从福建省经贸委获悉,根据近日出台的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福建省推出了上述措施,将全面启动扶助小微企业的专项行动。在小微企业加速转型之下,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依然是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占福建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但目前,众多小微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处于盈利状态的小微企业基本拥有独家产品或产品技术含量较高。
以莆田市为例,因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较激烈,该市部分小微工业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推进转型升级,但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回报慢,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面临“阵痛期”。
事实上,这一情况并不只是发生在莆田市。记者对省内60多家小微企业走访发现,超过8成的小微企业在转型中有着共同的难题:成本上升、用工难、融资不易且贵、市场竞争激烈等,小微企业转型之路严峻。
宁德市一家电机公司负责人王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该公司投入120万元开发新款家用产品,初期市场调查消费者反应良好。但由于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宣传,导致新产品投放市场后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只能微利销售。随后新产品开发中止,令企业备受打击。
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曹建平表示,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协作配套差和技术水平低等瓶颈问题仍较突出,客观上已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难点。只有小微企业转变了发展方式,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会具有坚实的基础。
金融与技术是支持小微企业转型成长的支柱。据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最新消息,第一季度,福建省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加230.21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企业贷款增量的89.89%.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一般来说,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是想获取流动资金,因此小额、短期贷款通常占据最大比例。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小微企业往往需要期限更长、金额更大的资金支持。
对此,王丰表示,在产品升级过程中,从最开始增加研发投入,到新产品生产,再到开拓渠道,以及最后完成销售获得销售收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期限较长的贷款与这个过程匹配。
在实施方案中,福建省将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有别于以往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该继续从总量上增加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资源投入,调整小微金融的信贷资产组合,减少短期信贷资产,增加中长期信贷资产比重,同时在规避增量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单笔授信金额,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选择转为轻资产的高新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所掌握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因此,针对小微企业形成的技术与科技成果进行无形资产融资产品创新,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模式,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来源,还能够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
在这方面,福建省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比如,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和福建省财政厅联合颁布的《福建省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办法(试行)》规定,拥有自主专利权的中小企业(含微型企业)将手中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可获得贴息。
此外,能否将存货盘活,为企业解决资金之困也成为很多小微企业的心声。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省内有不少外贸型小微企业选择从出口转向内销。但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产品与国内需求不对接等原因,这些企业在现阶段会出现大量产品压仓等状况,令资金吃紧。通过采用存货抵押贷款,不仅能帮助企业解决存货积压带来的资金占用压力,还可为企业打开国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