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税收之窗

青岛:出口企业凭纳税等级可进“快车道”

来源: 青岛财经日报 
 
  记者日前从市国税局获悉,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分类管理6月起将在全市推行,出口企业按照生产经营规模、海关管理类别、纳税信用等级等评为A、B、C、D四个等级,对A、B类企业分别实行先退后核和简便审核退税管理,企业最快可提前2个月拿到出口退税款,大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试点企业落实税款近20亿元

  作为一个口岸城市,出口贸易是青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据统计,去年青岛企业出口总额达40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对外贸易带动了采购、加工、信贷、运输等一系列产业链条高效运转,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外贸企业的重要支持政策,关系着我市外贸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为争取退税指标,简化完善退税流程,加快退税速度。市国税局制定了《青岛市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指引(试行)》,指导出口外贸企业分类管理工作的推行,并于2012年4月开始在市南区试点推行。截止到目前,开展试点工作的市南区已认定A类企业76户,B类企业110户,落实退税款19.7亿元。

  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国税实际办理税款2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86亿元,增长7.6%。其中办理退库税款18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亿元,增长4.4%;办理免抵调库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67亿元,增长19.97%。下一步在全市实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后,区别不同管理等级,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可以在确保国家税款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退税进度,征退成本进一步降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A B类企业可进入退税“快车道”

  按照《青岛市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企业需经过严格审核分类,评定为A、B类的企业可进入退税办理“快车道”:对A类企业实行先退后核销和简化审核退税管理,对符合条件的生产周期在一年以上的生产大型船舶、大型成套机电设备企业,实行先预退后核销的办法;A类外贸企业先使用增值税发票认证信息审核退税,后用稽核、协查信息进行复核;所有A类企业申报退税时只提供电子申报数据和申报表,免于提供海关报关单等纸质申报资料。对B类企业实行简便审核退税的管理,企业申报退税时同时提供电子申报数据和纸质申报资料,税务机关对纸质申报资料抽查20%后退还企业。税务机关在办税服务厅设A、B类出口企业绿色快捷通道窗口单独办理相关涉税业务。“外贸企业在众多资金融通渠道中,出口退税款几乎成为了企业的"第二银行",和其他银行贷款相比,退税款没有利息,财务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越来越被企业所依赖。”试点企业新华锦(600735,股吧)集团总裁张建华告诉记者,“假设集团全年有1个亿的退税额,退税能够提速两个月,相当于年均获得近1700万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资金占用成本一项将直接节约200余万元,而且还可以用这笔钱提前锁定人工和原材料,减轻汇率、原料和人工价格不断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对于众多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退税款的数额也是一笔不小的周转资金。尤其是在订单旺季,提前发放的税款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链的压力,众多企业表示非常期待这项政策的推行。

  目前,国税部门正对所辖出口企业进行摸底,统计企业户数、出口额、纳税信用等级、海关管理类别等基本情况。5月份可基本完成企业评定工作,6月起开始按照评定的级别受理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


阅读次数:340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